石柱土家啰儿调,流传于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的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石柱土家啰儿调与唐代巴渝地区广泛流传的竹枝词一脉相承,具有悠久的历史。石柱土家族啰儿调旋律简洁,每曲音域都在八度以内,腔中少有装饰,行腔起伏流畅,易于掌握,便于传唱。其调式多为徵、羽、商调式,既有传统曲目,又有现场发挥的即兴歌调。

非遗名称:石柱土家啰儿调
遗产编号:Ⅱ-15
批准时间:2006年5月20日
非遗级别:国家级
遗产类别:民间音乐
申报地区: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

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地处武陵山脉与长江交汇地带,在这里孕育、传唱的土家啰儿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石柱土家族啰儿调旋律简洁,每曲音域都在八度以内,腔中少有装饰,行腔起伏流畅,易于掌握,便于传唱。其调式多为徵、羽、商调式,既有传统曲目,又有现场发挥的即兴歌调。歌词句式大多为七字句,可即兴填词,现场发挥,酣畅淋漓地表达歌者的真情实感。有的歌曲调相同而词不同,颇有“竹枝词”遗风;有的歌词直白通俗,逼真地反映了当地土家人的生活、劳动、民风、民俗、情感和宗教信仰等多方面的内容,比较全面地记录了土家族的礼俗活动、生存状况及民族文化演变过程。啰儿调音韵淳朴而浓郁,特别是啰儿调中大量地运用“啰儿”、“啰儿啰”、“啰”等习惯性方言衬词,使曲子音调与当地土家族方言的四声声调紧密结合,率真地表现了土家人乐观、豁达、睿智、幽默的性格,从而形成独特的风格和韵味。蜚声海内外的《太阳出来喜洋洋》就是石柱土家族啰儿调民歌的代表作之一,此外还有《长年歌》、《怀胎歌》、《小情郎》等曲目。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境内尚有三百多人能唱“啰儿调”,随着社会文化的变迁,演唱者越来越少。据初步调查,现在只有大约七十人能唱了,这些歌手年事已高,啰儿调的传承面临困境,已濒于灭绝。

2006年5月20日,石柱土家啰儿调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Ⅱ-15。

发表回复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