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是华人纪念祖先的一个传统节日。其习俗丰富多彩,不仅讲究禁火、扫墓,还会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据说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防寒食冷餐伤身,因此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所以在清明节日中,既有祭奠先人的怀古幽思,又有踏青游玩的欢乐,是一个极富特色的节日。

踏青

清明节春游踏青是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的习俗。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民间有“女人的清明男人的年”之说。因为封建社会中的妇女日常不能随便出游,清明扫墓是极难得踏青的机会,因而妇女们在清明比男人玩得更开心。在宋代踏青之风盛行,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就极其生动地描绘了一幅京都人民游春踏青的热闹景象。

扫墓

扫墓祭祖是清明节最主要的活动内容。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

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磕,轿马后挂褚锭,集集然满道也。拜者、醉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褚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

清明扫墓始于秦以后,唐朝渐盛。

在《清通礼》记载:“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扩荃,届期素服诣墓,具酒撰及荃剪草木之器,周M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并相传至今。

在我国农村大部分地区,在清明节前几天,会对祖先坟墓培土、修整。及至清明当天,率领子孙在祖坟前,设立香案、备酒食、烧纸钱,诚心祭奠。各家各户在门前插柳,表示为死者招魂。

插柳戴柳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里说:“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人家。”

古时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为三大鬼节,是百鬼出没讨索之时。清明既是鬼节,人们自然纷纷插柳戴柳以祛鬼辟邪。人们认为柳可以祛鬼,而称之为“鬼怖木”。其思想受佛教的影响。观世音就是以柳枝沽水济度众生。也有些地方说是房檐上插柳是住宅的醒目标志,方便祖先的灵魂归来。清代民间还有“清明不插柳,红颜成皓首”的谚语,说明插柳戴柳已经成为清明时节青年男女的节日必备装饰了。

有些地方把柳条编成箩圈状,戴在头上,谓“清明不戴柳,来生变黄狗”。而在《燕京岁时·清明》中记载:“至清明戴柳青乃唐高宗三月三日拔楔于渭水之隅,赐群臣柳圈各一,谓戴之可免蚕毒。”

放风筝

放风筝是清明时节深受人们欢迎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但会在白天放,甚至夜间也放。夜里会在风筝下或风筝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夜晚闪烁的星星,被称为“神灯”。古时,有些地方会剪断飞上蓝天后的风筝,任凭清风把它们吹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去除厄运,给自己带来好运。

植树

清明前后,太阳渐暖,雨水增多,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而,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还有人把清明节叫做“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不过,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正式的植树节。

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脚去踢球。是现在足球的雏形。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初衷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荡秋千

秋千的历史很古老,是由春秋时代北方山戎民族创造的,最初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其为秋千。秋千,顾名思义就是揪着皮绳而迁移。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枝丫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演化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既可以锻炼身体健康,还可以培养勇敢精神,如今仍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发表回复

后才能评论